有30支民间藏戏队的小县城,为非遗保护做了哪些事?

有30支民间藏戏队的小县城,为非遗保护做了哪些事?

hyde225 2025-07-19 装修常识 4 次浏览 0个评论

西藏有非常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西藏自治区评选出首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为那曲市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日喀则市孜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日喀则市孜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范围就是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全县范围。

雅鲁藏布江边的南木林县是日喀则市的人口大县,有9.4万余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不少,有77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自治区级21项、市级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主要流行于南木林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巴藏戏,则是孜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保护项目。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四大流派。距今已有700年历史的湘巴藏戏就是蓝面具戏的四大流派之一。

最近几年,南木林县有一定规模的民间藏戏队由11支增加至30支,其中还有一支少儿藏戏队。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采访时,了解到当地民间藏戏队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地保护传承藏戏的具体举措。

有30支民间藏戏队的小县城,为非遗保护做了哪些事?
7月16日,南木林县非遗公园内果拉村少儿藏戏队表演藏戏《智美更登》。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00:20)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有30支民间藏戏队的小县城,为非遗保护做了哪些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