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挖煤小子”论文致谢的精髓不在感人在感恩

马上评|“挖煤小子”论文致谢的精髓不在感人在感恩

hyde225 2025-07-17 装修禁忌 2 次浏览 0个评论
马上评|“挖煤小子”论文致谢的精髓不在感人在感恩

图源 当事人社交账号

12岁跟着父亲挖煤,500多分上专科,专升本再读硕博。最近,一位作者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将自己从“挖煤小子”到工学博士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感动了很多网友。

在上海电子厂做车床工,在焦作化工厂建筑工地绑钢筋,在邯郸高速公路铺沥青,在晋城煤矿上扛炸药,在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掘进,在学校里的面食馆、饺子店、各种炒菜馆提桶清桌子……这位博士毕业生的生活、求学之路是如此曲折丰富,足够他写出一部长篇小说,确实足够感人,足够励志。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是用最简单的描述将这些故事一笔带过,而将更多笔墨花在了对师长、同学、朋友、恋人的感恩上。

这些年,很多写得情真意切的论文致谢都曾火出圈,给公众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感人”“励志”。不少人都把自己如何艰难求学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故事详细地叙述了出来,有的曾经在年少时遇到过人情冷暖,还有的曾经在求学过程中遇到过不公待遇。总之,共通点是战胜生活中的“苦难”。

而在“挖煤小子”看来,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他人伸出的援手和给予的帮助,自己不可能完成学业,更谈不上实现人生的梦想。因此,他用最质朴也最真挚的文字,不厌其烦地讲述了他所感受到的人生温度。

比如他的老师是如何在他求学处境最窘迫的时候接纳了他,如何为他的科研指明方向;比如师兄、师弟在项目中提供了哪些指导和帮助;比如室友送给了他“人生中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有一条还是他的”;比如女友如何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他的生活;比如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在他的文字里看不到任何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反而只有满满的感恩。“挖煤小子”确实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他能够翻越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因为教育政策的进步,是因为有国家和导师的资助,是因为有身边无数好心人的托举和帮助。

也正因此,在这篇论文致谢引发关注后,这位博士婉拒了媒体采访,只是回应道:“现在生活很好,可转载致谢以激励同学”,这份低调和清醒,很是难得。相信,不管“挖煤小子”以后会走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都会心怀感恩,也会倾尽全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挖煤小子”的论文致谢里,我们也读懂了教育的真谛——上大学,不仅是为了拿学历、找个好工作,也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一个心怀热爱、懂得感恩生活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马上评|“挖煤小子”论文致谢的精髓不在感人在感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